不久前,行政庭的同志找到小编,说一年一度的行政审判白皮书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年是十周年,想有些创新,能不能来个视频直播。
十年这个词一出现,脑海中涌现出的是陈奕迅动人的歌声,是刚参加工作不久青涩的自己,是父母还能轻松爬山的身影。
而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十年,则是多少人多少个灯火通明加班的夜晚,是几代行政庭全体工作人员的付出和心血,是成千上万个行政诉讼案件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建议。
今天,在大连中院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布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亲历者王少琨的脚步,一起来重走大连中院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十年之路。
起始
上海高院早在2004年就首次公开发布上海行政审判白皮书,最高法院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提出工作要求,而北方明珠大连,则还没有出台过一次。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迎来施行20周年的纪念日,此时的王少琨还是大连中院行政庭副庭长,发量还比较多,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希望。
翻开当年的笔记本,清晰记录着行政庭在谋划2010年度工作时,确立“提高政治意识、支持大局工作、强化司法作为、确保三个效果”的工作思路,提出“抓基础、提层次、利长远、创品牌”的工作规划。其中,落实上级法院要求,向先进地区学习,发布大连中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则是重要工作之一。
行政庭经过反复研究,在2010年底确定大连地区首部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写作思路,即以司法审查为角度,以两级法院年度行政诉讼和非诉执行案件审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梳理汇总,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行政执法工作在履职权限、履职意识、履职能力、应诉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肯定依法行政成绩的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司法建议。
首次开展此项工作,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都需要反复推敲、不停修改,直到2011年4月份,行政庭才完成23000余字,55页的初稿。
由于当时对人工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没把握,以及对发布白皮书的社会效果有所顾虑,院领导几经斟酌,最终决定暂缓发布。
“暂缓发布的结果,让我们感到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方面白皮书不仅凝聚着行政法官一年的心血,体现法院司法为民主动作为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代表法院的整体形象,数据和用词要准确妥当,不能有半点差错。另一方面发布白皮书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引导其依法应诉,对于行政机关而言,也是一年执法情况的总结,不是告状和揭短,要和行政机关做好沟通、理顺思想。我们要再加一把劲,为2011年度白皮书撰写做好准备。”王少琨说。
吸取2010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暂缓发布的经验,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行政庭于2011年着手在全市建立行政案件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立行政审判监控体系和全市两级法院行政审判状况月度分析、季度通报制度,并要求各基层法院每月上报受理的行政案件具体情况,按月对全市行政审判工作进行汇总,及时掌握全市工作态势。
这次准备工作比较充分,365个日夜拼搏只为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辽宁省大连市二〇一一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情况报告》于2012年1月定稿,院领导反复讨论,终于经党组会研究通过,并于3月16日向市政府进行通报。
至此,大连中院第一部正式公开发布的行政审判白皮书,终于面世,标志着大连中院行政审判工作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发展
第一部行政审判白皮书公开发布,两级法院行政庭都很欣慰,心愿达成,努力见到了成果。最主要的是,从此以后每一年的审判情况和典型案例都可以按年度汇总发布,切实能够延伸行政审判司法效能,充分发挥对依法行政的示范指引作用。
当问到曾是行政庭法官李健当年的感受时,李健仍然很兴奋,“当时没有现在这么优越的条件,数据统计和信息汇总都需要人工操作。因为上个年度白皮书没有对外发布,所以这次大家都格外用心。当然,努力越大,期望值越高,就越害怕不能发布,当得知党组会顺利通过时,我们真的十分兴奋,这可是大连中院行政审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
虽然实现了突破,但是2011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并未获得市级领导的批示。
又经过一年努力,2013年5月13日,《2012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新鲜出炉。本次白皮书采取附件的方式,在全市司法审查报告的基础上,单独形成三个独立的白皮书,分别对涉行政案件最多的公安、人社、规划国土房屋部门作出分析。
院党组非常重视,以大连中院名义报请市委主要领导阅批。
7月9日,时任市委政法委书记王萍在白皮书上作出重要批示:“此《报告》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大连市依法行政的现状和水平,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行政机关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建议市中院发相关单位学习借鉴。”
得到政法委主要领导的签批肯定,两级法院行政庭十分振奋,大家信心满满,继续埋头苦干认真做好行政审判工作。
为了进一步实现司法公开,在充分借鉴学习上海及其他发达地区做法后,2014年5月30日,大连中院第一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面向社会发布《2013年度全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
时任行政庭庭长李玲说“当时老百姓感觉行政审判摆脱不了官官相护,但是当我们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通报年度行政审判情况时,用事实说话,不遮不掩,行政机关和各方当事人都看的明明白白,大连行政审判的司法公信力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提高


随着社会关注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从《2015年度全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开始,大连中院对行政审判白皮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是对报告结构进行细化,二是不再隐去当事人名称,三是将败诉案件清单作为了附件正式公开。
2016年4月18日,时任大连市市长肖盛峰对《2015年度全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作出批示:“请法制办、编办主任阅。并请分管同志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分析,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这是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次对白皮书做出批示。同年,市人大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以白皮书为切入点,开展了专项审议行政诉讼法实施情况的专项工作。
2017年,针对社会关注较高、矛盾较为突出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领域案件,行政庭集中进行剖析,撰写《大连市集体土地征地拆迁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作为《2016年度全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的附件对外公开。
“这一领域案件败诉率高,矛盾尖锐突出,行政审判白皮书敢于直面焦点问题,进行专项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体现了两级法院行政审判的责任和担当。”王少琨说。
2018年,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市政协将行政审判白皮书专项协商纳入到《市政协2018年度协商计划》,以行政审判白皮书为剖析法治大连建设的切口,围绕市中院《2017年度全市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和法治大连建设开展专题协商。
2019年7月9日,大连市委常委会议专项听取了大连中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情况汇报。其后,市委常委会每年都专项听取市中院关于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工作汇报,这是对两级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高度肯定,对于大连地区行政审判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率楠楠参与了近三年行政审判白皮书撰写后感慨颇深:“能够参与三次白皮书的撰写,非常荣幸。每次白皮书的撰写时长都是三个月左右,过程非常艰难,两级法院需要通力合作,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后,才能用精准概括的语言完成。也特别有成就感,真正让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哪怕是一个案例或者一个数据带来的启发,都让我们觉得付出值得,因为读者可以认知和改变一个不合理的规定,一个不规范的行为,甚至一种理念。这段经历对我而言非常难得,大大提升我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工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进一步规范白皮书发布工作,从2020年开始,市中院统一13个基层法院进行联动发布,共同召开全市及各地区行政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可实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法委、人大政协领导,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代表300余人分别在全市两级法院各会场同步参加新闻发布会,这种矩阵集群展示做法进一步规范了大连地区白皮书发布工作,吸引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感悟
作为行政审判白皮书十年之路的亲历者,与十年前相比,王少琨除了发量有所减少,眼镜片度数有所增加外,没有太大其他变化,目光依然坚毅,思考从未停止。
当问到这十年走过来,有何感悟时,王少琨作出以下总结:
一是情怀。大连行政审判庭于1986年9月申报成立,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行政庭,第一任行政庭长张晓明直接参与第一部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历任庭长王琦、孙大平、王树祥、傅世敏、张永宏、李玲等都做出卓越贡献,大连行政审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承。一直以来行政审判边缘化问题严重,行政庭案件偏少,不受重视客观存在,行政法官力量不足等问题一直突出。但两级法院的行政审判同仁一直同心同德、共担风雨。只要涉及行政审判工作,大家都只讲奉献,尽心尽力,毫无怨言。这种对审判事业的情怀,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功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二是担当。行政审判涉及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行政审判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及形态。从事行政审判必须具有担当精神,在党委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监委、检察机关监督和支持下,依法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质性化解纠纷,为法治化建设、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力量。十年的行政审判白皮书不仅见证了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与收获,也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踏实推进、拾级而上、日臻完善、硕果累累的精彩画卷。
三是创新。法治建设需要大步前进,才能跟上现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步伐。行政审判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三十多年一路走来,从当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繁花似锦,是几代行政审判人的励精图治、改革创新,才形成如今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行政审判体系。大连行政审判多年来一直在创新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前进,两级法院行政审判团队砥砺前行,开展了一系列探索。2011年在全市推行行政案件预立案制度,是现在大力倡导的诉前调解的雏形,2012年在全市推行行政案件的电子送达,2013年设立司法建议年等工作主题年,2016年开展行政案件大学生模拟法庭等等都是不断创新开拓的表现。近几年开展行政案件交叉管辖、繁简分流审判方式改革、裁执分离工作机制改革、行政争议多元化解体系、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府院联动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等,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
四是工匠精神。从白皮书发展的历程可见,从十年前数据不准、谨小慎微只是向政府通报到如今材料详实、向社会公开发布,从一两万字到近十万字,从无人重视到连续向市委常委会报告,得利于法治环境的巨大改变,得力于党委、政府和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更是两级法院行政审判同仁默默坚守、持之以恒的结果,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工匠精神的完美体现。
后记
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今年,行政庭和宣教处确定通过大连中院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直播的计划,也是大连中院第一次视频直播新闻发布会。
跟随行政庭重走大连中院行政审判白皮书十年之路,小编深有感慨,十年路程,是两级法院几代行政人一起努力的结果。这些人是一团火,是一根根蜡烛、一根根火柴;这些人又是一汪清泉,默默无闻流淌,磨平了石头,滋润了万物。
结尾,小编想给这篇稿子配音乐,问王少琨,作为一名历史见证者,要不要选用《还有多少个十年》,他沉默了一会说,还是用最近流行的《孤勇者》吧。
的确,每一名奋斗在司法战线的干警都是一名孤勇者,只有夜深人静时,才会摆脱人间纷扰,拥抱孤独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