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检工作是个匠心工程,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素养,更要将法、理、情融入办案的过程中,让每个案件涉及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谈起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一级检察官张园园若有所思地说。
“张园园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在全省首开将司法社工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之先河,通过设立司法社工工作站,推动建立健全未检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金水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梁运芳介绍说,因业绩突出,张园园获得“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郑州市金水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5个涉罪孩子考上大学

小吕从朋友那里学到利用虚假快递单号退货后,累计骗取购物退回款8445.53元。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巧妙地利用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换”规则,还将该方法传授给其他4个关系不错的同学。

经审查,涉案5人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案发后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赃,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依据有关量刑指导意见,综合刑期应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然而对于小吕能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却存在争议。小吕涉嫌诈骗罪、传授犯罪方法罪。司法实践中,对犯数罪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且存在办案风险而很少适用。张园园认为,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刑罚的预估要充分考虑“教育、感化、挽救”的需要及量刑的特殊性,存在数罪情形时,应全面综合考量犯罪事实、性质和情节以及认罪认罚等情况,综合小吕的悔罪表现和犯罪情节,她提请检察长对其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并决定用公开听证的方式听取社会各界对该案的看法,确保法律适用正确。

“监督考察期内,考虑到5人正在备战高考,在尽量不影响他们学习的情况下,我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帮教方式对5人开展帮教工作。”张园园说,针对因家庭责任缺位导致小吕等5人对法律缺乏基本的认知和敬畏这一共性,她鼓励5人在每月一次的法治读书交流会上,以“朗读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法律知识学习心得,切实提升自身法治意识。
“为了确保帮教落实到位,我们继续追本溯源,围绕家庭破裂、亲情缺失、交友不慎等差异化因素,分别设置个性化帮教措施。”张园园说,比如小吕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奔波,导致家庭功能弱化、亲子关系疏远。他们就安排了司法社工和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小吕母子进行心理评估和引导,制订追寻家族故事、追忆成长历程的教育矫正方案,帮他们母子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重建健康的亲子关系。
2020年高考前夕,在父母、社工及其他帮教单位的共同见证下,张园园向小吕等5人宣告了不起诉决定。
“姐姐,我考上大学了!我不会再做违法的事了!”2020年8月底,张园园陆续接到了5个孩子被大学录取的喜讯,其中3人还被一本院校录取。
鼓励涉罪孩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未成年人小白和小龙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审查逮捕。张园园在办案中发现,两人都是在校学生,属于初犯偶犯,认罪悔罪,具有自首情节。她向领导申请,引入专业的司法社工对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区环境、犯罪原因等进行客观评估和深入调查。

渐渐地,两个孩子从最初的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并从两千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金水区年度“优秀社区志愿者”荣誉称号。两个孩子对张园园说:“我们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延伸职能传递法律关爱

“这是我担任法治副校长的一所大专院校的学生寄给我的。这个孩子已经毕业工作,现在遇到什么法律问题或者生活上的问题都会联系我。”张园园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教育缺位的家庭,家庭问题是导致孩子犯罪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