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因100元“人情费”30年夫妻闹离婚!谁来挽救即将破碎的家庭?
        时间:2022-04-15 14:06来源:宁夏政法责任编辑:王晓


        原标题:

        诉前调解下功夫 矛盾化解利民生

        ——西吉县人民法院新营法庭“枫桥经验”实践纪实

        由于感冒症状越来越重,3月12日上午,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人民法院新营法庭庭长戴亚雄原本计划去卫生院输液,却在法庭门口遇到一对吵闹着要离婚的夫妻。

        在戴亚雄的心里,当事人的事情永远比自己的事重要。他用半杯温开水吞服下感冒药和消炎药后,立即处理这桩离婚案。

        这位要求离婚的丈夫在3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经常被强势妻子数落,这一次,仅仅为100元的人情费没有向妻子告知遭到妻子的抱怨,他一气之下拉着妻子要到法院离婚,妻子一看丈夫动真了,哭哭啼啼请求原谅,20岁的小儿子也劝父母和好过日子,没想到丈夫说起30多年的委屈却难以释怀。

        婚姻生活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谁的家里没有争吵?戴亚雄对两人进行了苦口婆心地劝解,让夫妻二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多理解对方的难处和心理感受。希望两人也能多为儿女考虑,把猜忌和拌嘴的功夫用在努力过好日子,为小儿子将来成家尽一份力。

        说到孩子的未来,夫妻俩的眼圈都红了。他们同时向戴亚雄表示,一定要改掉以前的脾气,回家好好过日子,不让孩子左右为难。当事人的小儿子更是感谢法官挽救了父母的感情,保证了这个家庭的完整。

        看着一家人牵手离去的背影,戴亚雄觉得自己正在感冒的身体似乎也轻松了不少。随后又进入另一件劳务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中。

        今年1月初,戴亚雄从西吉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调到新营法庭,在案件摸底排查过程中,他发现农村人之间的矛盾关系相对简单,一般涉及的都是耕地占用纠纷、宅基地纠纷、赡养老人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债务纠纷等,如果通过诉前调解化解当事人的矛盾,既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又节省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于是,戴亚雄把主要精力放在诉前调解中,在不满3个月的时间里,新营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82件,其中诉前委派40件,调解成功12件,结案60件,使案件庭审率下降了50%,成为西吉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最高的法官。


        “虽然有些案件从表面看矛盾不大,但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很容易让小事变大,甚至还会引发新的矛盾纠纷,而诉前调解就是要把矛盾化解在最初阶段,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戴亚雄说,调解工作也有许多“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法官一定要放低姿态,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分析是非曲直,最后让当事人认识到所有的问题不全是对方的责任,要偏理不偏情,让事情圆满解决。自从调到新营法庭,面对每一宗案件,戴亚雄都会根据当事人的年龄称呼他们大叔、阿姨、哥、姐,而这种亲近感更容易让当事人接受诉前调解。在戴亚雄980人的微信通讯录里,80%都是调解过的案件当事人,尽管事情已圆满调解,但他们却没有忘记这位把老百姓的事永远放在心上的好法官,经常发信息询问相关法律知识,或者只是友好问候一声。

        今年春节前夕,新营法庭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成功调解了11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为12名农民工讨回拖欠长达4年之久的工资4.7万余元,让农民工在寒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和速度,过上一个安“薪”年。此案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被告王某公司雇佣原告马某等12人为其公司承包的西吉县某路段的路边沟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原告马某等12人曾多次向被告公司讨要劳务费,但迟迟未能得到解决。2022年年初,迫于无奈,马某等人将王某及其公司诉至西吉县人民法院新营法庭。为了让农民工在春节前足额拿到辛苦的血汗钱,新营法庭办案法官迅速与被告公司取得联系,经法官多次与被告耐心沟通,告知其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最终,被告公司同意支付12名农民工劳务费,并于当日将劳务费转至西吉县人民法院新营法庭。新营法庭在收到劳务费后立即联系马某等12名农民工进行现场发放,让11起劳务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诉前调解是人民法院缓解办案压力、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可以使纠纷有效分流,减少诉讼案件数量,节约司法资源。”戴亚雄告诉记者,为了有效解决基层各类矛盾,新营法庭在辖区4个乡镇建立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法官+调解员+律师+网格员”的调解团队,充分发挥他们调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势,最大限度减少双方的对立情绪,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为了提高诉前调解率,戴亚雄将调解难度较高的案件放在新营法庭调解,通过法官的调解技巧和方法让司法调解员获得更多的工作启示。如今,许多案件矛盾都在诉前得以化解,不仅提高了司法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让新营法庭诉讼案件不断下降。新营乡张姓村民告诉记者,一年前,邻居翻新房屋多占用了他家一点地却不承认,他赌气将邻居告上了法庭,多亏诉前调解没有激化矛盾,现在,他们的邻里关系比以前更亲近了。

        作为“塞上枫桥人民法庭”,新营法庭将不断丰富“枫桥经验”内涵,深化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诉前调解不断提升当地百姓和谐、幸福指数。(胡琴 文/图)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www.guaguask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365bet体育在线投注注册备_365直播电视版下载_beat365官方最新版网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