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13名民警,平均年龄只有28岁,驻地距邻国哈萨克斯坦不到10公里,却有着3000多平方公里边境管辖区域。
天山脚下,一草一木一石子,饱经风霜雨雪,怎奈无法言语,交替的四季更不会“发声”,但边境线上的每一步巡边印记,却记下了属于“移民蓝”的一点一滴。就让我来讲述“他”——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铁布肯乌散边境派出所的故事。
(图为民警在边境前沿开展巡逻踏查工作)
铁布肯乌散是蒙古语,铁布肯译为马头琴上的琴弦,乌散即河流的意思,远处的山峰就像马头琴上的“弦码”屹立天边,绵延的河流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蒙、哈、塔塔尔等少数民族生活于此。
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往西30公里,山脉绵延不断,牛羊成群结队,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铁布肯乌散边境派出所就驻扎于此。
在警力少、任务重的艰苦条件下,移民管理警察由春至冬的每一个白昼黑夜,年复一年的认真诠释着何为“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为民精神”。
用实干赢得群众认可
铁布肯乌散乡赛尔北路是辖区的主干道,也是治安重点区域,铁布肯乌散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和他们的巡逻力量就好似沙漠胡杨,为民服务的根基深深扎入每一户牧民家中,用对党忠诚和为民服务的信仰滋养根系,为群众挡风阻沙。
“大娘,这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居家隔离,您怎么出来了啊?”
原来,老人丈夫去世后,她一直独自抚养患精神病的女儿,因家中粮食即将耗尽,迫不得已才出门买粮。
民警赛力克江立即将情况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派出所第一时间组织单位民警筹措生活物资,为老人免费送去了大米、面粉、清油等基本生活物资。在最无奈、最无望、最难过的时候,收到这些来之不易的生活物资,老人哽咽的无法言喻。
彼时彼刻的一切言语和情感,都化作夺眶而出的行行热泪,老人紧握民警双手不肯放开,生怕这群最可爱的人儿离开之后再没有机会相见。可派出所的民警似乎看出了老人的想法,只留下一句:“老人家,有任何困难就打电话给我们,所里任何一个人,任何一部电话对您来说没有关机,没有占线,更不会出现无法拨通”。
(图为民警在向牧民宣讲法律法规知识)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是派出所民警牢固确立的两个理念,更是全所民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
“95后”管区民警魏子浩默默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以“发案少,社会稳定;服务好,群众满意”为目标。
2022年5月10日,魏子浩带领辅警巡逻中发现,铁布肯乌散村草场出现火情,乘着风势,大火已迅速蔓延至周边居民院中,说时迟那时快,对讲机里传来魏子浩向所领导急喘的汇报声。
谁知道这个年轻的管区民警,在没有水带等专业消防设备的情况下,手中提着水桶早已冲进了滚滚浓烟的火场中。4个小时,狂风从未停下过,同样,4个小时,这名“95后”的民警也未曾停下脚下的步伐,一桶接着一桶的提水,冲进火场。
4个小时,累倒在警车前的他,却带着一脸最真挚的开心,迎向前来感谢他的村民们。事后他说,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我更愿意自己向群众加紧多跑十步,也不希望麻烦群众多迈一步。
(图为民警紧急救援参与灭火)
用奉献守护辖区平安
民警布云,在铁布肯乌散乡一干就是11年,一双脚走遍了辖区的角角落落、沟沟坎坎,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架起了警民的连心桥。
2021年3月,辖区群众巴某电话向派出所求助称,其给县里一户人家代牧1个月,还有2000元工资没结清,电话多次联系讨要,未得到解决。
民警布云听出巴某情绪有些激动,一边抓紧穿着装备往外走,一边在电话中不断安慰巴某。并了解事情详细经过,随即赶往巴某住处。
见面后,布云说:“你放心,这个钱,我保证他一份都不会少。”就是这样一句话,20多个小时,开车往返70多公里,联合协调3个单位及个人。第二天,巴某开心的打来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工资欠款一分不差,全部到账。
这或许就是来自人民警察对人民的承诺,不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安心相信他们。
铁布肯乌散乡处于风口地带,有着“一年一场风,一场刮一年”的说法。风力常年都在七级以上,常年的劲风在边境驻勤民警脸上多留下了来自大自然的“磨痕”。
2022年1月5日,派出所驻勤民警接到群众车辆受困求助后,迅速携带铁锹、拖车绳等救援工具前往受困现场。到达现场后,驻勤民警立即展开脱困救援,七级大风中掺带着冰粒,在脸上划过,只感觉火辣辣的疼。眼睛睁不开,民警就半蹲着,蹚着和腰一般高的雪前进。
1小时后,出警民警们成功救出被困车辆,可回去的路上,却发现胳膊怎么也动不了。仔细一看,是因为出汗浸湿了层层衣袖,加之风吹雪致使衣服早已“定型”。
车上暖气不断的吹着,可车上的民警们却一个劲的止不住的打着寒颤。副所长马爱鹏不断搓着手,断断续续地说道:“尽管巡边守边比较辛苦,但我们守住了边境的和谐安定,守住了边民的万家灯火”。
(图为民警帮助牧民救助家畜)
用行动诠释时代使命
新时代下,新疆塔城移民管理警察坚持将“警民鱼水情”作为群众工作的根基,开展日常各项勤务。铁布肯乌散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全面实施“破民案,办民事,解民忧,帮民忙,惠民力”“五民”工程,并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大力推进网上服务平台,让业务更便捷,让群众更省心。
“你们真是为民服务的好警察啊!我没想到业务办理的这么快,你们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打湿的眼眶,紧握的双手,嘴里不停说着感谢的,正是村上来办理业务的林艳发。
2022年4月2日,铁布肯乌散科克莫墩村村民林艳发来到派出所户政窗口,向户籍民警岳光琦打听省外迁入相关事宜。据了解,林艳发长期在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居住,但户籍在河南,受疫情影响始终无法迁入,这也导致了无法租房、无法办理银行卡等,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
听完村民的讲述,民警立即寻找林艳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电话,协调网上跨省通办业务,整个过程大概用时30分钟,为群众节省资金5000余元。
入警以来,仅派出所民警岳光琦一人,就有着服务辖区群众1500余次,解决辖区无户籍儿童7人的“辉煌战绩”。
(图为派出所开展夜间清查保平安专项活动)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大同小异,铁布肯乌散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每天都在服务群众的路上,也每天都在维护辖区稳定的路上。移民警察只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是对“枫桥”精神最好的传承。